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赵志疆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都在清理“昏昏欲睡”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规范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

新传播语境中,政务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些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因此“圈粉”无数。然而,也有一些政务新媒体长期“昏昏欲睡”,沦落为装点门面的“电子形象工程”。

综观各地关停的政务新媒体,共同特征是更新频率低、传播效果差,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张家港市此番关停的一个账号中,文章阅读量最高的就是“停更声明”。

同样是政务新媒体,为什么有的频频出“爆款”,有的却始终乏人问津?原因就在于,政务新媒体能提供多少信息价值,满足多少服务需求?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将政务新媒体当作自说自话的“黑板报”,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单位活动、领导讲话复制粘贴于网络上。这样的所谓新媒体,既没有信息量,也没有互动性,充其量只不过是刷一下存在感。然而,在注意力日渐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这样一厢情愿的存在感,注定会被拍在“沙滩上”。

更让基层工作人员感到难堪的是,虽然有些政务新媒体乏善可陈,甚至惨不忍睹,但依然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究其原因,在于原本可以统一提供的服务事项和内容被化整为零后,不仅使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也给基层政务新媒体的运维带来困难——新媒体的“活性”需要内容数量支撑,一个基层单位能有多少优质内容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灌水”,还能怎么办?

互联网最大的特色在于交互性,而这恰恰是“电子形象工程”所欠缺的。至此,“昏昏欲睡”的政务新媒体不免陷入一种怪圈: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被“赶鸭子上架”,在本职工作之余承担起额外的创作焦虑与考核压力;另一方面,普通网友“毫不领情”,对此类粗制滥造的新媒体产品根本不屑一顾。基于此,也就不难明白,多地政务新媒体“瘦身”为何赢得一片喝彩——那些自欺欺人的“指尖形式主义”,早就该退出公共视野了。

“瘦身”之后,政务新媒体应该怎么办?出路有二:一是“合并同类项”。将各种服务信息分门别类,由相关部门集中统一发布,既可以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也可以提高账号更新的可持续性;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然是打造新媒体产品,必然需要掌握传播规律和采编技能的人才,因此,委托主流新闻媒体代运营,不失为一种稳妥之策。

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并不意味着政务新媒体不再重要。与此相反,这意味着政务新媒体要走出自娱自乐的认识误区,强化便民为民的服务意识,以优质的内容供给实现规范化、专业化运营。对照多地正在开展的行动,政务新媒体需要一次大规模“体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