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王绍坡 井兴盼 姜冲 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 杨柳 河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胃癌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诊断出胃癌,至今仍是导致癌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由于胃癌缺乏特异性症状,起病隐匿,往往发现时就已进入终末阶段,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胃癌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尤为重要,若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可大大降低其进展为胃癌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医大师李佃贵杏林悬壶50余载,对脾胃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胃癌前病变及癌症的诊疗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其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李佃贵对“浊毒理论”的认识及其临证应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实践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案一

患者,女,53岁。2019年8月22日初诊。主诉:间断胃脘痞满1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着急生气后出现胃脘部痞满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口服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未见明显疗效。2019年8月22日于河北省中医院查电子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报告示幽门前区黏膜慢性炎症,腺体肠上皮化生伴灶性腺体轻度异型增生。刻下症:胃脘痞满,餐后加重,嗳气,无饥饿感,胃脘部怕凉,受凉后症状加重,口干、口苦、口黏,四肢发凉,头晕,近6个月体重下降5kg,寐差,心烦,大便1日1行,排便不畅,大便质黏,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滑。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家族中父亲因胃癌去世,母亲体健,其侄子患有白血病。

西医诊断:胃癌前病变。

中医诊断:痞满(浊毒内蕴证)。

治疗:化浊解毒,行气和胃。

处方:广藿香10g,黄连9g,麸炒白术12g,豆蔻6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当归12g,川芎9g,三七粉6g,茯苓15g,麸炒枳实10g,醋香附9g,木香6g,砂仁6g,全蝎3g,醋延胡索10g,合欢皮15g,刺五加15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9月5日二诊:胃脘痞满明显减轻,嗳气减少,口干、口苦、口黏好转,头晕,纳可,寐可,大便1日1行,质不黏,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上方三七粉减为2g,黄连减为6g,加天麻12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9月19日三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纳可,寐安,大便日1行。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滑。上方去合欢皮、刺五加,加百合12g、白芍15g以滋阴养血、清心安神。

后患者间断调方,坚持服用中药6个月。2020年3月19日复查电子胃镜示贲门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及幽门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按 胃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胃癌前病变处于癌症的初始阶段,是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阶段病变可进一步发展为胃癌,也可发生逆转,因此,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现代医学在治疗胃癌前病变上主要采用抗氧化剂、根除幽门螺杆菌(Hp)、保护胃黏膜、补充叶酸等手段,临床有效率欠佳。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具有巨大优势,不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调控抑癌基因及DNA甲基化等改善黏膜萎缩状态,甚至逆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胃癌前病变临床上多以胃胀、胃痛、烧心、反酸、嗳气等为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反胃”等范畴,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李佃贵从浊毒理论阐明了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认为胃癌前病变多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功能异常有关系。脾喜燥恶湿,湿浊中阻,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生痰化瘀,痰凝瘀阻,阻滞气血运行,日久化生浊毒,耗伤气血津液,水湿、痰浊、瘀血、热毒相互搏结凝滞而成浊毒,进一步阻滞气机,耗伤气血,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本案患者为女性,平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木克伐脾土,脾虚运化水湿无力,水湿停滞,聚湿生痰,痰凝血瘀,水湿、痰浊、瘀血相互凝滞,日久化生浊毒,浊毒内蕴中焦,阻滞气机,故胃脘痞满、无饥饿感;中焦阻滞,津液不布,故口干、口黏;中焦气机阻滞,阳气不能外达输布,故胃脘及四肢发凉;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寐差、心烦;腑气不通,故大便不畅。治疗上以化浊解毒为大法,辅以行气和胃、畅通气血。方中藿香芳香化浊,黄连清热解毒,半边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化瘀,白术、豆蔻、茯苓、砂仁健脾利湿,当归、川芎、三七粉、延胡索活血行气化瘀,枳实、香附、木香行气消痞,全蝎攻毒散结通络,合欢皮、刺五加健脾解郁安神。诸药合用,祛除浊毒,气血畅通,阴阳平衡。

案二

患者,男,64岁。2020年1月9日初诊。主诉:间断胃脘胀满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满,2019年1月4日于某医院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胃炎伴多发糜烂;病理示胃窦小弯肠上皮化生,局灶呈萎缩样改变。于当地口服中药7个月后,2019年8月9日于某医院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多发糜烂;病理示胃窦肠上皮化生,胃角活动性慢性浅表萎缩性炎伴小区肠上皮化生。刻下症:胃脘胀满伴隐痛,饭后加重,早饱,嗳气,恶心,纳差,寐可,大便日1行,质干,小便可,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中医诊断:胃痞(浊毒内蕴证)。

治则:化浊解毒,理气和胃。

处方:茵陈15g,黄连15g,半枝莲12g,半边莲12g,冬凌草12g,苦参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炒白术9g,川芎9g,厚朴12g,枳实12g,香附12g,广木香9g,炒莱菔子12g。30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2月9日二诊:胃胀明显好转,无早饱,偶有隐痛,偶有嗳气,无恶心,食欲好转,纳食可,寐可,大便日1行,质可,小便可。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上方去炒莱菔子,加百合12g、乌药9g、三七粉2g。30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3月9日三诊:胃胀明显好转,偶有隐痛,无早饱,偶有嗳气,无恶心,食欲好转,纳食可,寐可,大便日1行,质可,小便可。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上方加全蝎9g、蜈蚣3g、水蛭9g。30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后患者随症调理加减用药一年余病情稳定。2021年9月6日患者于某医院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后壁浅表黏膜慢性炎。停药一年余后患者于2023年2月13日某医院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前壁浅表黏膜慢性炎。

按 本案例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舌脉,中医诊断为胃痞病,辨证为浊毒内蕴证,以化浊解毒、理气和胃为治疗大法。其中茵陈性味辛、苦、微寒,助黄连清中焦湿热,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茵陈、黄连相须而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疗效确切;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解毒;冬凌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苦参清热燥湿,五药合用加强清热解毒之效。当归、白芍、白术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厚朴、枳实、香附理气宽中、行气消胀;广木香、炒莱菔子消食除胀、行气和胃。二诊时患者症状好转,胃胀减轻,调方去炒莱菔子,加百合、乌药。百合味甘,微寒,补中而不滋腻,乌药辛开温散,能顺气畅中,配伍上一温一寒,寒温相济。二药合用,滋阴而不寒,补而不滞,可寒热同调,使中焦气机得畅。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后复查电子胃镜,胃窦仍有部分肠上皮化生,胃体小弯部分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症状好转,建议继续口服中药治疗,调整方药加全蝎、蜈蚣、水蛭等虫类药物。虫类药以其走窜通达、疏逐搜剔之性,具有通络、化痰、祛风、祛瘀、解毒等独特的功效。其中全蝎味辛平、有毒,其攻毒散结之功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蜈蚣走窜之力最速,无论是脏腑还是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水蛭祛瘀通络。诸药相须为用,对慢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虫类药物除具有抗癌作用外,尚能培元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力。再经过一年的治疗,2021年9月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未见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2023年2月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前壁浅表黏膜慢性炎。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效逆转。

相关文章